18285629851
当前位置:铜仁生活网  -  本地文章  -  本地

梵净山,地球同纬度闪亮的“绿色明珠”

2023/12/19 14:19:16

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0

浏览量:3.18万

这里,是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唯一分布地,是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颗“绿色明珠”,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和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它是遗落人间的梵天净土——梵净山。

今年,是梵净山成功申遗的第5年,让我们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打开梵净山的申遗故事长卷。

数说

梵净山,总面积为775.14平方公里,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7%,繁衍着7500余种野生动植物,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

有一种炫叫“晒”朋友圈 ——“绿色明珠”梵净山的申遗之路

2018年,当地时间7月2日11点36分,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远隔万水千山,喜讯第一时间传回贵州。

“当时,铜仁人民乃至全省人民都兴奋不已,打开朋友圈梵净山成功申遗的消息刷屏了。”梵净山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石磊回忆当年的情景,至今难掩激动。

石磊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梵净山申遗,即使时隔多年,申遗之路仍历历在目——

2013年,铜仁市将梵净山申遗列入《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启动梵净山申遗工作;2014年,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铜仁市梵净山申遗工作,将梵净山申遗工作提高到省级层面;2015年,梵净山正式列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的预备清单中,成为中国国家申报项目备选申遗项目……

“世界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九个步骤,深入田野实地调查,开展科学研究是梵净山申遗的重要步骤。为此,我跟随中外专家以及科考队员,多次进入原始林区展开科学考察。”石磊回忆说。

行走在梵净山的密林深处,常是蛇虫相伴,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历经无数次科学考察,才提炼出了梵净山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自然美的突出普遍价值,为申报文本的编制提供了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条件和申报标准的科技支撑。

1800多个日夜,为了梵净山的申遗,铜仁市成立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办公室,并在全市大会上提出明确要求:在梵净山申遗工作推进中,各部门要做到“特事特办、繁事简办、难事易办、马上就办。一切服从申遗大局,梵净山申遗只有绿灯没有红灯,为申遗服务,为申遗让路”。

终于,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自然遗产评估机构给梵净山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梵净山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第十条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这个结论,让梵净山从狭缝中突围成功,顺利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大家庭,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今年7月,梵净山申遗成功5周年恳谈会上,世界自然遗产科研评估团队认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有效性是优秀水平,该项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是无缺憾的。

史料记载,历代官府在梵净山相继竖立《禁砍山林碑》《禁树碑》等,以示警戒。历代老百姓都将梵净山视为神山,将山里树木视为神树,精心呵护。

正因人类世代守护着梵净山的草木生灵,才让原始的梵净山保存了动植物生长、演变的良好生态过程,才让生命之洲生生不息。

而大自然也慷慨回馈着人类,梵净山以释放生态红利的方式滋养着这里的老百姓。

成功申遗后的时间里,“梵净山”和“世遗”2个关键词热度瞬间飙升。依托旅游资源、自然资源,梵净山周边老百姓真正实现“靠山致富”,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受益者。

有一种生态叫“孤岛” ——解码“动植物王国”“自然基因库”梵净山

“梵净山是一座生态‘孤岛’。”这是梵净山管理局科研教育管理科科长李海波介绍时说的第一句话。

10亿年前,地质运动使梵净山周围的喀斯特逐步被剥蚀,梵净山成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穹隆状孤岛。

“简单来说,就是梵净山周围全是喀斯特地貌,而唯有梵净山不是。”李海波补充解释道,但它并不“孤单”,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使梵净山集聚了万千宠爱——

“绝代双骄”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仅在这里分布,从山麓到山顶生长着的40余种森林类型7500余种野生动植物,让梵净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自然基因库”。

在梵净山脚的黔金丝猴研究中心里,一岁多的黔金丝猴“黔宝”在运动场内跳跃、翻爬,工作人员陈靖仔细观察着它的生长状态并记录在册。

该研究中心主要保护、研究和救助以黔金丝猴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同时也承担着以研究黔金丝猴行为和繁育生态学为主的科研项目。

黔金丝猴由于数量稀少,只生活于梵净山,且警惕性高,始终在人们面前披着神秘的面纱,被称为“地球独生子”。

目前,研究中心已成功繁育三代黔金丝猴幼猴,繁殖周期从3年一胎缩短至2年一胎,人工繁育技术逐步成熟。

离研究中心不远处,便是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该站于2019年开始建设,并于去年建成使用。

“生态站主要开展森林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综合研究,为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山地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贵州省林科院院长、生态站站长冉景丞说。

茫茫梵净山间,云海翻涌,万物皆绿。

42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31个森林监测样地、37个河流断面监测点、15个水质监测点位星罗棋布,持续开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气象等监测工作,为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累着科学数据。

同时,我省成立科研工作组,开展梵净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共发表论文216篇,出版系列丛书18部。

梵净山冷杉等极小种群拯救保护工程、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繁育、梵净山植物种子资源库建设……

所有的保护、救助、研究,都直指同一个目的——保护梵净山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梵净山能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及其森林植被、梵净山水青冈原始林,都是梵净山遗产的全球突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梵净山申遗成功5周年恳谈会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谢宗强说,梵净山得益于突出的资源禀赋和各级部门与群众的大力支持,能够以生物多样性标准成为又一处世界遗产,向全球展示大美贵州的自然遗产价值。

申遗成功5年来,梵净山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承担起保护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及其原真性、完整性不受破坏的责任和义务。世世代代保护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如今已成为梵净山周围人民群众的广泛共识。

有一种修复叫为猴“搭桥” ——梵净山加速“一体化”生态修复

初冬,在江口县太平镇凯文村公路上,两旁的枫杨树枝条不时随风舞动,不少树枝生长延绵,在公路间形成了一架架空中“树桥”。

这里,正是梵净山为守护“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所打造的生态廊道,这些树木能有效缓解修路导致的黔金丝猴生境被阻隔的现状,帮助来自梵净山不同群落的黔金丝猴实现更好的“沟通”。

“枫杨树是黔金丝猴自然生境下一种常见树种。”江口县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刘建华告诉笔者,通过种植生境树种,进行“植物诱导”,并对廊道一公里范围内有高压线的位置进行埋地处理,达到减少人为干扰、拓宽黔金丝猴生境空间的目的。

刘建华介绍,凯文村位于梵净山脚下,除枫杨树外,还种植了20余亩女贞、桑树等作为黔金丝猴的食源基地,进一步丰富黔金丝猴的食谱。

梵净山是武陵山的最高峰,海拔2572米,位于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会处,其中旅游开发主要位于江口县境内。

今年以来,江口县自然资源局抓住山水工程实施的契机,统筹推进“一体化”修复进程,除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外,还开展了矿山生态修复、人居活动缓冲区建设、河道综合治理、农田生态功能提升、林业生态功能提升、保护保育工程等。

截至5月,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涉及江口县的项目已全部完成施工并陆续验收。

在太平镇太平村后冲历史遗留矿山旧址,曾经采矿留下的“伤疤”已经全然不见,经过土地平整复垦后,矿坑重披绿衣,一排排整齐苍劲青翠的刺柏向上生长。

太平镇快场村地处梵净山遗产地缓冲区范围内,针对缓冲区内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固坡,进一步守好河道两侧永久基本农田等资源。

在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抱村等村(社区),8公顷的人居缓冲绿化带沿着村内主干道铺展开来。

为更好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人们在梵净山原始森林周围打造7公里左右的防火隔离带,从上空俯瞰,30米宽的木荷林犹如一条“绿色卫士”,守护着梵净山原始森林。

…………

随着一项项一体化修复工程落地,江口县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城墙。

今年是梵净山申遗成功5周年,数据显示,目前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珍稀动物已达57种,比原有名录增加了13种;珍稀植物83种,比原有名录增加了46种。

展望新征程,梵净山正阔步前行,坚定不移做好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一种创业叫“梦中别院” ——梵净山脚下小镇绿色“成长记”

乘车从江口县城出发,约半个小时就到达梵净山弥勒道场。不远处,透过一袭袭绿色,便能望见位于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

藏进山腰的世外桃源,醒来拥抱自然温柔的风……说的是一处坐落在半山腰间的民宿。民宿有个自带“仙气”的名字:过云山居。

元旦临近,“90后”民宿老板邱兆影的电话一天响个不停。

“这几年,梵净山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名气越来越大,我们山下的老百姓也有福了!”坐在民宿小院里,望着不远处漂亮的山寨,邱兆影想起了自己曾浑身裹满机油,学习修车技术的往事。

青山绿水是梵净山最靓丽的名片,在这里成就了我的梦想。”邱兆影说,2018年以前,他离开了梵净山到铜仁市区学修车,还开了自己的修车行,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梵净山的成功申遗,让不甘心一辈子就干修车的邱兆影发现了家乡的商机。很快,他回到家乡的寨沙侗寨多次考察后,选中了亲戚家的闲置宅基地,计划投资280万元,在这里打造自己梦想的民宿。

尽管没学过建筑设计,但邱兆影还是希望自己能亲手打造“梦中别院”。他没日没夜地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案例,并积极向专业设计师从美学、实用性等方面咨询意见,借助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宣传造势。耗时近两年,邱兆影梦想中的民宿终于完工。

老宅大约有200平方米,经过改造后,可使用面积500平方米,共有10间房间可供住宿。木屋别墅、玻璃落地窗、啤酒吧台,再在小院里放上几盆漂亮的绿植,颇有一番野趣。

“梵净山很美,这里空气很好,再住进这样的山间民宿,身心愉悦。”来自宁夏的客人陈淑萍热情评价了这家民宿。

今年,在全省旅游经济复苏的向好趋势下,邱兆影的民宿营业额突破了50万元,在“家门口”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

在寨沙侗寨,像邱兆影这样返乡创业的人还有不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寨沙侗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它的发展是梵净山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梵净山腹地的江口县太平镇成功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从“生态佳”迈向“生态+”。梵净山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同生态旅游、缓冲区、外围地区的发展相协调,以生态价值引领生态产业、以生态产业支撑乡村振兴,让周边老百姓真正实现“靠山吃山、靠山致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答卷。(王瑶 金秋时)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18285629851
  • Q Q: 774239802
  • 微信: 1828562985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铜仁生活网”版权所有  |  ICP证:黔ICP备19012430号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255号  |  技术支持:铜仁生活网(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