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我是铜仁市公安局派驻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黄腊溪村的驻村干部张仕兵。
按照铜仁市委组织部(关于选派干部到“1+2”定点包干联系村开展驻村帮扶的通知》要求,2019年8月8日,我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安局选派到松桃县牛郎镇黄腊溪村驻村帮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牛郎镇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至今还没有一条过境的二级公路,但这里民风淳朴,驻村之初,群众对驻村工作不是很理解、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配合难题,群众认为我是“市里”来的,扶贫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
驻村近一年多,我吃住在村,和群众话家长里短、钻进菜园、琢磨菜篮、下地施肥、上山锄草、跑市场找销路……300多个日夜里,我用一言一行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用一镰一锄把撂荒多年的荒草坡变成肥沃的菜园和花生地,用热情团结起班子和群众,坚定不移的走以原生态为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我刚到村时正逢汛期,大山深处的黄腊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木质老屋上可见清晰繁复的雕花纹路,背光处的台阶上显现浅绿的青苔,褪去鲜艳,显现出来的是古色古香的贫穷。
夜幕降临,整个村庄漆黑一片。驻村队员给我介绍说:“每天下午五六点钟人们下地干活回来,趁着天色未暗把饭吃了,天黑后拿着手电筒聚到村委会旁边的橙子树下唠嗑,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偶尔看到手电筒的亮光、听到说笑声,但看不到身影,整个寨子望去,只有几点零星的灯光。”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这个事,吴长辉在当地驻村干部没少想办法,写报告、跑项目、拉赞助……好几年了,镇里面也有安排计划,就是资金一时无法解决。
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同时,自然也了解到了吴长辉所说的情况,于是夜色中我和攻坚队员挨家挨户了解民情民意。“实在不忍心大家希望又落空,但一时半会儿确实没办法解决项目资金的问题,近期务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急需的几个路口先自费装上几盏太阳能路灯再说。”在回指挥部的路上我心里这样想着。
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心动不如行动。我开始到网上浏览比对各种型号的太阳能路灯,几经筛选,自费3万余元,定了22盏路灯。22盏太阳能路灯运到了黄腊溪村时正逢秋收,也正是急需路灯点亮的季节,于是我组织驻村干部和群众亲自动手安装,安装在黄腊溪村主干道和村民必经之路上。
每当夜幕降临时,路灯一盏接一盏的亮了起来,乡亲们早就等候在路灯下面,灯一亮,欢呼声一声高过一声,我心里划过的是一丝丝暖意。
困扰村民多年的路灯问题解决了,乡亲们打开了心扉,争相称赞我是人民群众的好警官。有的群众送蔬菜、有的送大米,村里还有几户张姓人家和我认了本家,按照辈分叫我张叔,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其实我只是拿着国家发给我的工资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脱贫攻坚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主干道的路灯问题解决了,铜仁市公安局领导到村调研时了解到我和驻村干部带着群众不等不靠解决了主干道路灯问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亟待解决,随即协调引进了一家企业,出资购买了300多盏路灯。现在的黄腊溪可以说是灯火通明了,是全镇2个率先实现路灯全覆盖的村,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问题。
2019年9月份到10月份,我和驻村帮扶干部走村串户,看见村民们菜园子里的蔬菜基本都成熟,同时我还发现有部分蔬菜烂在土里面,都没有进行销售,我问村民之后,村民说这些菜在牛郎卖不出去,要想卖只能到松桃和碧江去,但是我们把菜运到松桃和碧江区之后,卖菜的钱还不够往返车费,这样的话,他们宁愿把菜烂在土里面,都不去销售。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积极与菜商,超市和单位食堂对接,为村民的农产品寻找销路。
龙爱仙老人是村里最早一批找我帮助卖蔬菜的。我到她家里了解情况的时候对她说,吃不完的蔬菜可以找我卖,你只要把菜收回来背到村委会就行,我自己开车拉出去卖,买得的钱我一回来就交到你手上,一分油钱都不要你付。去年她家靠卖豇豆、茄子、辣椒至少也有300多元的收入,买油盐的钱就不用愁了。
今年,龙爱仙老人家的菜园子里蔬菜品种更丰富了,丝瓜藤蔓已经长到了地上,老人的腿脚2个多月前不慎摔伤了,仍在康复阶段,眼看雨水较多,老人早就想到菜地里去收拾一番,被我劝说住了,我说:“你的园子暂时由我们去给你打理,你先把腿伤养好再说。”龙爱仙老人心里自是由衷地感激。
在外打工10多年的殷桥树去年回到了老家,与妻子在家里带孙女,闲暇之余,殷桥树翻田犁地种水稻,获得了丰收,但一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大米最得价的时候是新米刚刚收割的时候,一家人是吃不完,但拖出去卖,油钱、找车就是一大笔支出,卖的钱都再除掉人工、肥料这些就没剩多少了。”殷桥树这样对我说。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我给他带去了好消息。我说:我和铜仁一家超市谈好了价格,直接派车到村里来拉,2块6一斤。当地平时最高也就是2块4一斤,当时他家一口气买了1000多斤,收入了2600多块钱。
除了龙爱仙、殷桥树,村里不少人家都请我代为销售农特产品:鸡鸭、蔬菜、大米……应有尽有,于是我争取到了娘家——铜仁市公安局的支持,与食堂签订了购销协议。与此同时,积极对接各大超市、市场等,真正将藏在深山的农家特产送到了城市的餐桌上。
去年,我免费用自己的私车帮助村民运送大米,蔬菜等农产品及养殖的鸡鸭到松桃县城和碧江区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8万多元,村民收入明显增加。不过,要想脱贫致富,光靠一点农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在实地走访中,我发现村里70%的田土都没人种植,荒废多年,长满了野草。我决定改变村民思想上“等靠要”,行动上“懒散慢”的沉疴痼疾,带领村民走产业振兴之路。
销售渠道解决了,群众发展田园经济的信心更足了,有的村民一下子养殖了上百只土鸡土鸭,如今走进黄腊溪村你会听到雄鸡鸣唱,闻到瓜果飘香,看到青菜满园。
入驻黄腊溪村后我得知,牛郎镇是我们铜仁珍珠花生的原产地,如今黄腊溪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田土有百分之七十已经撂荒,为了重新利用好这些土地,我想带领群众种植花生,把这个品牌重拾起来。 有了发展思路后,我首先积极和贵阳的一家企业签订了协议,等花生成熟后,将会以每斤8块的价格出售。为取得村民的支持,于是我深入村民家中,对他们进行思想动员,我愿意带领他们将荒废多年的田土开垦出来。在取得村民的支持后我自费购买了割草机,锄头,镰刀等工具用于开垦荒地,以村合作社运作的方式,再度开荒种植200多亩花生。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铜仁生活网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